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牧草育种及应用现场观摩会在长春顺利召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保障饲草供应、推动草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精神,2025年6月3-5日,由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主办,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承办的“牧草育种及应用现场观摩会”在长春顺利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企业代表等40余人,共探牧草育种前沿技术与饲草产业发展新路径。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副局长迟俊杰,饲料饲草处处长刘东辉,肉牛产业促进处(奶业处)副处长陶民,吉林省农科院院长、党委书记马国成,党委副书记刘文国参加了此次会议。
∆ 图1 羊草品种改良岗位饲草育种基地(公主岭)
4日上午,与会代表首先前往吉林省农科院羊草品种改良岗位饲草育种基地,先后参观考察了饲草种质资源圃、新种质鉴定圃、育种材料圃、杂交选育圃、新品系比较试验田、生产试验田及原种繁育田。羊草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王志锋研究员及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苜蓿、羊草、碱茅等饲草品种的选育过程、生长特性、营养价值及适应性优势。筛选创制的优异饲草新种质田间长势良好,其抗寒性、丰产性、稳产性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引发了现场专家的热烈讨论。
4日下午,与会人员前往前郭县乌兰塔拉乡,实地考察了岗位对接企业吉林京润草业有限公司在轻度盐碱地种植的5835亩公农1号苜蓿和5165亩公农5号苜蓿生产示范基地。详细了解盐碱地苜蓿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田间管理和经济效益等,并现场观摩苜蓿收获和裹包青贮全过程,尤其对如何提升苜蓿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水平进行了深度探讨。
观摩结束后,专家对吉林省农科院羊草品种改良岗位在饲草种质资源收集、新种质创制、新品种培育、盐碱地苜蓿种植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此次观摩会,对推动牧草育种技术创新、加快抗寒高产饲草新品种选育,深挖盐碱地种草利用潜力,促进草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